前言
在当代陶艺创作领域中,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宽泛,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这取决于材料本身具有极强的材质语言关系、艺术内涵以及自身所承载的观念性语言基础。
课程中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和发展进行了梳理、研究和分析,对材料语言形式、语言特征和语言关系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和诠释。课程总共分为五周,在课程设计上,根据阶段性的教学要求进行了不同的课程安排,在知识教学和材料实验之外,对当代陶艺的创作特性,以及当代陶艺术语境下的陶艺发展现状、观念形式以及语言符号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学理论讲授和课堂实践,既让学生了解到当代陶艺综合材料运用和发展的基础,又使他们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对实践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指导作用。当代陶艺综合材料的概念,具有自身的语言表达范畴,针对当代陶艺综合材料的语言共性和特性,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教学梳理和实践分析。同学们在课程中表现出对材料感知的敏锐度和兴趣度,使得教学有趣而生动,这也使得课堂学习气氛也相对活跃。这些学生掌握和了解什么是艺术语言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总体来说,对于综合材料的掌握和运用,使学生在材质、工艺、审美、艺术创作手段以及观念表达的基础上,遵循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规律性和时代性,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材质美、工艺美和形式美,使综合材料在创作中发挥材质语言优势,探索当代陶艺综合材料发展的新领域、新方向和新工艺。
刘训立
西安美术学院陶瓷与玻璃艺术工作室
2023年6月3日
班级作品




蔡欣雨《后浪》
陈聘《残佛》
陈欣雨《融化》



党思云《破土而生》




邓紫荍《呼唤》




付舒怡《青山里》



高华蔚《巢》



高文清 吴昊洵《O》




贾馨怡《圆》



晋信《大道·生》



李玄《交织》




刘欣妍《涌爱》



马宇菲《这是一本什么书?》


欧阳雯慧《蓝韵》



任芸莎《new world》


朱家怡《人类生存现状》
课程照片






学生制作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