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联合设计艺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共同申报的“陕西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汉中藤编)”成功获批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4—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2024年7月15日-8月15日在四个系部的通力合作之下,完成了此项目从创意到实践的全方位培训。根据国家文旅部项目结项要求,2024年11月3日-11月4日,我系主任高蕾带领项目组部分参与人员赴汉中,针对11月22日即将举办的“陕西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汉中藤编)结课作品展览”进行学员回访及结项展前作品遴选、指导工作。
11月3日项目组成员首先到达学员周琳的宁强县羌氏故里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高蕾主任对公司在非遗培训下衍生的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下创新的羌编产品给予了肯定,同时在产品设计及品类拓展上也给出了许多建议。


11月4日项目组成员分别又走访了学员赵大明的竹编工坊、何文满的棕编工坊、邓飞飞的藤编工坊、李亮的竹编工坊、蒋丽的藤编工坊、范晓芳微藤编工作室。高蕾主任对学员们在经过此次非遗培训后的作品进行了逐一的指导和点评。赵大明在竹编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多年来致力于竹编日用品的创新和工艺提升。何文满是南郑棕编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并通过参加各类产品推介和展示会推广这门手艺,其“汉中棕箱及棕制品制作技艺”被收录为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邓飞飞在藤编家具领域有着长期的实践,不仅涉及藤编技艺的传承,还包括创新和市场推广。李亮则在竹编领域展现出融合贯通的能力。蒋丽、范晓芳的工作重点立足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工艺产品。高蕾主任对蒋丽的现代藤编拼色家具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对范晓芳的首饰作品进行了挑选并给出未来可以继续创新发展的方向。






通过此次回访,项目组教师深入了解了学员的学习成果和实践应用情况,对展览作品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并期待通过对结项展之前作品的最后遴选和完善,能够圆满完成文旅部对汉中藤编项目的国家要求,促进非遗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能力,持续推动我系在非遗培训及教学上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挖掘和弘扬藤编艺术的独特价值,促进学术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