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训 | 我系暑期开展“2023年工艺美术专业师资能力提升工作坊”项目

2023-09-17


我系暑期开展“2023年工艺美术专业师资能力提升工作坊”项目


为了提高我系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满足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我系利用暑期开展了“2023年工艺美术专业师资能力提升工作坊”。8月14日至8月20日,我系领导班子带队共8人赴云南开展考察、学习。

云南鹤庆新华村

 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南诏时期,鹤庆银匠的先人们便开始制作银器手工艺品,通过“小炉匠走夷方”的方式深入各少数民族地区,现场加工手工艺品,汲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打造了富有深厚中华文化内涵的“鹤庆银匠”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新华银器小镇立足新华村、辐射周边村组,围绕鹤庆匠人在银铜器制作、加工、销售上形成的巨大产业链和产生的社会效应,带动上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逐步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银器工艺品加工和销售的集散地。

  在新华银器小镇里大师云集,各种工艺精品层出不穷,展示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了各民族精神文化生活,鹤庆银器锻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人。




段六一大师工作室

  段六一,白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属工艺设计制作与研究高级工艺美术师。段六一出生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云南鹤庆新华村,自幼对金银铜器加工技艺耳濡目染,至今已有30余年金属工艺设计制作与研究经验,全面掌握传统民间金、银、铜加工技法,对錾刻、掐丝、火工(器皿锻造)鎏金、鎏银及一体成型等技艺掌握精准,尤其在国内首创超高难度二弯流“口打出”银壶,素有【中国原创手作银壶第一人】的美誉。

  在父亲的悉心传授及个人对民间工艺的悉心钻研下,段六一熟练掌握了各种金属工艺品的加工制作流程及技巧,擅长于各种藏式侍佛用品及大件银器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尤其在鎏金和镂空雕刻方面技艺精湛。





王华藻大师工作室

  王华藻,出生于1971年12月,云南省鹤庆人,农村致富带头人、鹤庆县王氏造物银铜器作坊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鹤庆县十佳银匠、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清华美院结业、云南艺术学院结业、清华大学客座教师、武汉地质大学珠宝学院顾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师、红河州银工艺产业发展金属锻造工艺顾问、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修复专业委 员会专家顾问团名誉主席、云南民族大学金属工艺高级顾问、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客座教授。

  鹤庆县王氏造物银铜器作坊由王华藻创立。工坊不断专研银器制作技艺,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不忘回馈家乡和社会。多年来,累计捐款捐物数万元用于培养行业人才、探索新的工艺、助学和扶贫救灾。同时,王氏造物银铜器作坊已经成为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在内的众多高校的民间手工艺文化实践培训基地,截止到 2022年,已经累计接待了 500 多名高校师生到王氏造物银铜器作坊参观交流和培训。




母炳林大师工作室

  母炳林,男,白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云南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大理州第四届优秀高层次人才;云南艺术学院 、丽江师范 、大理大学客座教授;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民族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

  母炳林自幼跟随师父学习家传的银器锻造手艺,14岁时便离开家乡,跟着师父开始了走村串寨的"小炉匠"生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同胞加工打制民族饰品和器皿,足迹踏遍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青海、甘肃、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间又称"走夷方"。他观察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银铜制品在技巧和样式上有着很大差别,于是边看边做,边拜师边学,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技艺和风格。母炳林大师所创办企业现已成为多所国内大专院校的实习基地,每年都有众多学生到企业实习,在云南省艺术学院开办了专业培训班。 





剑川县

  1996年剑川被我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剑川位于云南大理,有着“白族文化聚宝盆”之称,孕育了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剑川木雕”。剑川木雕是一种木雕工艺品手法,产于大理州剑川县,始于公元十世纪。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技艺。剑川县素称"木匠之乡",木工艺人擅长雕刻各种人物、花鸟、山水以及龙凤吉祥如意等图案,用以装饰门窗、家具等。剑川木雕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民族木雕艺术,产品选用优质的红木、西南桦、缅甸红木,以及天然植物漆和闻名于世的彩花大理石,使产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


 


剑川杨春龙大师木雕工作室

  啄木人木雕工作室由著名木雕手艺人杨春龙老师于2002年创立。杨春龙老师为云南省木雕工艺的大师,中国壁画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云南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致力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新跨越。




 


嘉林木雕艺术有限公司

  2023年2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通知公布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剑川县嘉林木雕非遗工坊的“剑川木雕: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活力”名列其中。2020年,剑川嘉林木雕艺术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木雕(剑川木雕),设立剑川县嘉林木雕非遗工坊。通过开展传统技艺研究、剑川木雕技能培训、作品设计创新、校企合作等形式,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开展技能培训,工坊累计吸纳带动就业人数近100人,实现从业人员人均月增收1300元,在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坊多次开展剑川木雕培训和免费体验讲解活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非遗保护传承。近年来,剑川木雕技艺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剑川木雕深厚文化通过木雕手工艺品展现给社会大众,体现出木雕手工艺品的当代价值。剑川县嘉林木雕非遗工坊以木雕非遗技能培训、作品设计创新、校企合作等形式推进工坊建设工作。




天艺园剑川木雕传承馆

  天艺园木雕博物馆由从事剑川木雕十余年的非遗手艺人施顺华于2012年开始创建,2015年对外免费开放参观与免费提供木雕雕刻体验。走进这座清代时期精美的白族“四合五天井”传统民居建筑院落,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品,人们无不惊诧剑川木雕技艺的美轮美奂。这是一个以宅院为载体,以木雕为对象,传习技艺、生产创作的博物馆,既是工作室,也是传习所,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手艺人的“匠心、匠作、匠意”精神诠释剑川木雕,让传统技艺散发出新的气息。




璞真扎染博物馆

  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周城村滇藏公路61号,是"白族扎染技艺"的生产性示范基地。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坐落于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的生产性探纸格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大理州2020年重愉腿姜点建设的"非遗+旅游"示范点之一。

  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白族扎染博物馆,博物馆由白族民居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扎染源流""扎染世家""精品展示""繁花似锦""扎染体验馆"等构成基本陈列。

  具有白族的民族特色,是最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院子之上的空中,横拉着几个扎染,穿过一道小门可以看到"璞真扎染坊"的牌匾,以及边上挂着的一些图案各式各样的扎染作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9-8822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