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传承”工程 | “以物建信——坚定信念,坚守诚信,坚持信心”本科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2024-12-06

校史是对学院发展建设的真实记录,具有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映照了学院从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到今日辉煌成就的峥嵘岁月,展现了无数西美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在校史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献、生动的图片资料和珍贵的实物展品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一幅学院发展的壮丽画卷。

       本次活动以党建带团建,学生党员、团员在党支部书记和讲解员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学院的办学历史、教育理念以及在艺术教育和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党员们被学院历代师生的奋斗精神和艺术追求深深打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西安美术学院的文化底蕴与精神风貌、我系双传承实践工程的内涵。学生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延续学院的红色血脉,坚守工艺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分享交流会

          结束校史馆的参观活动后,大家将所思所想总结凝练,在分享交流会上,学生党员们就如何将坚定信念,坚守诚信,坚持信心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了深入讨论,每位同学分享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物件。党员同志们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教育方针,以诚信为基石,以信念为动力,以信心为支撑,接力校史文化的传递,勇担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为学校的繁荣昌盛注入活力与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本科生党支部书记何喜表示,学生党员是学生的骨干力量,希望大家在专业学习、学生工作、日常生活以及宣传阵地中,能够成为一眼看得出来的党员,一是要心有所念,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要事有所归,发挥模范作用;三是身正为范,保持低调谦和。大家要将校史校训、爱校荣校的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以校史馆中展示的学院历史文脉和优秀事迹为激励,不断强化专业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工作实践还是志愿服务中,都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身作则,引领同学们共同为学院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03

 

党员心中的物件

         党员同志们围绕活动主题,在参观校史馆的过程中找寻自己心中的物件,如延安画刊、校园模型、老旧照片、荣誉奖章等,再结合当下实际,深刻体会到了坚定信念、坚守诚信、坚持信心的重要性。这些物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精神的传承,激励着每一位党员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物件创作

 

中共预备党员 张一凡《石膏的艺术交响》

 

 

中共预备党员 许静《历史映照未来 

青春贡献党国》

 

 

中共预备党员 杨甜 《我心向党》

 

 

 

物件分享

 

中共预备党员 常一卓

 

 

     坚定信念:在参与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这样的四校联合公益设计项目时,想必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对当地环境及农民需求的精准把握、不同学校团队协作的磨合等。但最终能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说明参与者们有着坚定改善西部农民居住条件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少阻碍都没有放弃,一心朝着通过优秀设计造福农民的目标前行,这种信念是推动项目成功的强大动力。

     坚守诚信:四校联合开展公益设计项目,涉及到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在整个过程中,各高校的创作者们必然要坚守诚信,如实兑现自己在项目中的承诺,无论是关于设计方案的质量保证、项目进度的按时推进,还是资源共享等方面。只有坚守诚信,才能让各方紧密配合,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最终凭借诚信完成的高质量作品赢得大奖,也证明了诚信在合作中的基石作用。

     坚持信心:从着手这个公益设计项目到最终获奖,期间或许会经历自我怀疑的时刻,比如担心设计理念是否新颖独特、能否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等。但创作者们坚持信心,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力量,相信通过努力能够打造出满足西部农民需求且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正是这种坚持下来的信心,使得他们在面对竞争和不确定性时依然勇往直前,最终收获殊荣。

 

 

中共预备党员 于涵

 

 

     在此次校史馆的参观中,我找到了一件特别能够激励我坚定信念,坚守诚信,坚持信心的物件——延安画刊。通过翻阅这些珍贵的画刊,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挑战的革命年代,亲眼目睹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岁月中展现出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延安画刊中记录的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面对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始终坚守着坚定的信念,不懈奋斗。这种精神力量不仅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作为班委,我深感自己需要不断学习进步,团结友善,担当作为,并且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观延安画刊,我深刻领悟到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坚定信念和革命热情,也让我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意义。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启迪。它们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激发了我前进的动力。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识到要不忘初心,坚守理想信念,为党工作,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延安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财富,也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指南。它激励我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预备党员 赵欣怡

 

 

中共预备党员 刘霄阳

 

 

     在校史馆中,我看到了西安美术学院75年的辉煌历程。从泛黄的照片到珍贵的奖杯,每一处都诉说着西美的奋斗与梦想。校训弘美厚德,借古开今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它不仅是学校的精神支柱,也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在校史馆中,我感受到了前辈们的艰辛与坚持,他们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让我敬佩不已。同时,我也为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感到骄傲,这不仅是学校的荣耀,更是我们每个西美学子的自豪。

     从十四运会徽吉祥物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等诸多佳作,都时刻贯彻着刘文西先生艺术为人民的理念。艺术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服务于人民,贴近人民生活,承载人民思想情感,彰显实用价值。这也让我深知,手中的画笔不仅为了勾勒美景,更是要记录时代,服务人民。

     此次参观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我将秉承西美精神,不断努力,为艺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未来,我也能成为西美故事中的一部分,续写这所伟大院校的辉煌篇章。

 

 

中共预备党员 张梦彬

 

 

     1121日,我有幸参观了西安美术学院校史馆。那是印象深刻的一天,在那里我们见证了无数的前辈们在艰苦的岁月中依然满腔热情,从未放下对艺术的追求;也深刻体会到了在新时代的艺术家们紧跟党的领导,将飘渺的艺术转化为力量注入到新时代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我们看了许多,其中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牌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它的主人和我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退役军人,并且是切实就在身边的同学。榜样就在身边。

     看到这里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三年前不顾家人反对,坚持自己参军的信念。练到血肉模糊的手掌,潜水被水压压穿的耳膜,喝水喝到吐的游泳训练,不分昼夜、暗无天日的海底生活……这些都没有让我退缩,并且以此为荣。但是为什么回归地方之后便松懈了,一时好像找不到动力了一般。也许是我已经我认为把渴望的目标完成了,便再难有什么难激起热情和斗志了。但是时间不等人,必须要重新寻找到自己的目标。信念的力量我有深刻体会过,但是它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常修常练。作为一名党员,更是要筑牢信仰之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专业水平。同时提高警惕意识,随时响应国防号召! 

 

 

 

书写信件

 

 

中共预备党员 马博雅

 

 

 

心得感悟

 

中共预备党员 翟树仁

 

 

     参观校史馆是一次深刻的体验,它让我深切感受到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氛围。那些珍贵的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不仅记录了学院的发展历程,更展示了学院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我为自己能成为西安美术学院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学院在艺术创新方面的不懈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早期的传统绘画到现代的艺术设计,学院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创新的敏锐洞察。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勇往直前,更成为了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同时,我也对学院在艺术教育方面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这种教育理念不仅让学生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工艺美术系,作为我校创立之始便肩负设计教育重任的元老级学科,它随着时代的演进,历经了多次变革与跃升。我坚信,只要工艺美术专业坚守文化自信的立场,紧跟全球设计趋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节奏,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坚定了作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将把对学院的爱校荣校情怀转化为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坚定理想信念,为工艺美术和西安美术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预备党员 赵天然

 

 

《坚定信念,坚守诚信,坚持信心》

——参观西安美术学院校史馆有感

     在踏入西安美术学院校史馆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每一眼都见证了艺术与信仰的交响。在这片被历史风霜洗礼过的土地上,我深刻体会到了坚定信念,坚守诚信,坚持信心的真谛。

 一、坚定信念:艺术之光,照亮前行

     校史馆内,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艺术作品,无声地诉说着西美前辈们的故事。他们在艰苦的岁月中,怀揣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与追求,以笔为枪,以墨为血,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红色刊物《延安画刊》。那一刻,我仿佛能看到他们灯火阑珊下的坚持身影,这份对艺术理想的坚定信念,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后人前行的方向。

 二、坚守诚信:学术之基,品格之魂

     漫步于校史馆,我被西美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感染。这里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杰出成就,更传递了他们对学术诚信的坚守。在那些泛黄的文献资料中,我看到了老一辈西美人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他们倾半生沙泥绘盛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诚外无物。这种对学术诚信的坚守,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学院精神的传承,激励着每一位西美学子诚实面对自己的作品,真诚对待每一次创作。

 三、坚持信心:跨越发展,共创辉煌

     站在校史馆的尾厅,回望西美七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从创业之初的艰辛到如今的跨越式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西美人的智慧与汗水。特别是当我看到三大理念·跨越发展展区时,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与信心。

 

 

中共预备党员 鲁毓

 

 

     走进西安美术学院校史馆,我仿若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与精神之旅,内心满是震撼与思索,对党的光辉历程和美院的红色传承也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校史馆里,那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岁月的文物,生动地展现了学院在时代浪潮中的发展变迁。从革命年代走来的西安美院,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其前身西北人民艺术学院二分部就深深烙印着红色基因。延安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照亮着美院人前行的道路,先辈们以艺术为媒介,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用画笔描绘人民的奋斗与梦想,用刻刀雕琢民族的精神与希望。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让我深刻领悟到党的初心与使命在艺术领域的生动诠释,也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漫步其间,我看到不同时期美院师生的杰出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既是艺术的瑰宝,更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载体。从反映抗战烽火的宣传画到新时代展现祖国繁荣昌盛的美术创作,它们见证了美院人对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与创新发展。这使我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表达,更是时代的脉搏、人民的心声。作为一名追求进步的艺术学子,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像先辈们一样,用手中的画笔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让红色文化通过艺术的形式感染更多的人。

     在了解学院的教育历程中,我看到无数优秀教师默默耕耘、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让我明白了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无论是在艺术追求上还是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都要秉持敬业奉献的精神,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怕吃苦,勇于担当,积极传播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出校史馆,我心潮澎湃。我深知自己距离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会以此次参观为新的起点,时刻牢记党的教诲,传承西安美术学院的红色血脉,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9-8822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