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育 | “浸润课堂”系列活动——铜川市耀州区永安广场
2025-04-03
工艺美育 | “浸润课堂”系列活动:
艺心向绿,情暖铜川——铜川市耀州区永安广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投身于绿色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月28日,西安美术学院团委联合铜川市耀州区团委、铜川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开展“笔画春之锦 心守绿之魂”绿色环保写生活动在耀州区永安广场成功举办。工艺美术系6名师生参与其中,沉浸式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
植泥拓印,镌刻自然之美
活动前夕,工艺美术系志愿者服务站以敬畏之心收集植物叶片与花瓣,每片独特纹理皆承载自然生命力。志愿者将植物与泥土结合,以拓印留存自然纹理与色彩,用艺术定格生态之美,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理念。
活动现场,区政府副区长宋洁莅临现场观摩指导,百余名群众体验陶泥艺术创作与互动体验。
在拓印的过程中,陶泥艺术深受地方群众喜爱。大家全神贯注,每一次按压,都是对大自然的一次深情拥抱,仿佛能感受到大地的脉搏和植物的呼吸;每一幅拓印作品,都是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诠释,是自然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结晶。
从事工艺美术的老前辈看到我们的植物拓印作品后十分激动,他们仔细观察每处细节,称赞传统纹样在新一代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几位老师傅还用手机拍下作品,感慨道:“看到年轻人这样用心,传统工艺就有希望了。”这种代际共鸣让简单拓印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
这些作品,是我们对环保理念的生动表达,呼吁着更多人关注自然、爱护自然,让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系志愿者服务站负责人吕文轩
被地方电视台采访
爱心支教,温暖朱村童梦
活动结束后,我系师生在学院团委的组织下,来到历届研究生支教团驻扎的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世井希望小学。在这所承载着青春与希望的校园里,孩子们如春日里破土的新芽,纯真的笑脸在阳光下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师生们刚踏入校门,孩子们便围了上来,有的拉住我们的衣角,有的踮脚端详我们手中的相机,那股热切劲儿,仿佛我们是久别重逢的老友。
工艺学子们在春风里种下了“以艺载道、以美育人”的赤子之心,助力乡村支教的梦想生根发芽。
“殷晗老师来了吗?”几个孩子突然仰起小脸,眼中满是期盼。这位被孩子们深深惦念的老师是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设计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并担任工艺美术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2023级硕士研究生班班长及团支书。同时,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他荣获最美铜川西部计划志愿者之星称号,并被评为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志愿者。如今,他的故事仍在校园里流传,而我们接过这份薪火,希望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博物探秘,感悟历史文脉
最后,我们一同前往了铜川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宛如一座时光的宝库,珍藏着铜川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开启它的神秘之门。
踏入博物馆,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欣赏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感受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从古老的青铜器到精美的陶瓷,从古朴的书画到独特的民俗展品,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在一件件青铜器的展柜前,我们驻足良久。那精美的纹饰、独特的造型,仿佛在向我们展示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无穷智慧。想象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文明,我们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博物馆之行不仅让我们对铜川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作为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学子,我们坚持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校训,以传统为根魂,为时代注入艺术新活力。此次铜川之行,让我们用艺术传递环保理念,用爱心温暖他人心灵,用文化滋养精神家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用创意设计温暖人间烟火,让传统文脉在现代语境中生生不息,让艺术之光点亮生活角落。
新媒体负责人:赵莉 、高蕾 、刘谦
指导教师:高岩、何喜
执行负责人:张国荣、张泉林、魏慕晗、潘雨轩
编辑:孙心朵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029-8822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