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01.
前言
《中国名窑技艺考察》课程伊始,刘训立老师根据课程的性质,进行了精心策划和设计推敲,将我院“五名”战略方针作为课程的教学定位,将传统陶瓷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使命放在了首位、将学情特点作为参照、将教学重心进行了科学论证。“弘扬劳模精神,研习中国名窑技艺;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一种由内因产生学习质量驱动的核心力量,意义深远,它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还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工匠精神的创新和发展。课程主题思想的拟定,是全面接受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文化洗礼、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的有效保护、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础,是科学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名窑技艺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工匠精神。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Part 02.
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要求,响应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的号召,2022级陶瓷与玻璃班结合“弘扬劳模精神,研习中国名窑技艺;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课程主题,完成了义务教育活动,于10月8日上午参观了西安市劳模精神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同学们追寻先辈足迹,抚摸时代丰碑,感受中国力量。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聆听讲解,在实物及劳模事迹面前驻足仰望,切身感受到了劳动模范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劳模精神。

劳模学习精粹
01
樊锦诗
她怀着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梦想,千里迢迢来到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开创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她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02
申纪兰
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她身体力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一辈子扎根农村、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勇于改革,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
03
王进喜
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04
孔繁森
孔繁森在任西藏阿里书记期间,跑遍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在他的带领下阿里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新疆考察边贸工作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人们在他的随身遗物中仅找到了8元6角的现金和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05
许振超
许振超他凭着“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韧劲,练就了“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等“绝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速度和时间压缩到了极致。青岛港集装箱“10小时完船保班”,创造了震惊世界航运界的“振超效率”和名扬四海的“振超精神”。
06
于素梅
197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有了荣誉,她的社会活动也多了起来,每次外出开会、作报告,都随身携带着修脚工具,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的修脚工。即便是患病期间,她也将修脚部搬到家中,继续为群众解除病痛,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弘扬劳模精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此次参观,同学们在思想和精神上得到了一次新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以劳模为榜样,传承和弘扬劳模无私奉献、勇担重任、艰苦奋斗的精神,志存高远、忠于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好真实本领,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Part 03.
聆听劳模之声,共铸辉煌未来
01
访谈人物
关军良
2000年“西安市劳动模范”
2008年“西安市经济技术创新能手”
传统文化高级讲师
教育理念: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都是栋梁材!
02
访谈内容
学生:关老师您好!如果要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您觉得那几个字最合适?
关老师:真、善、美。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好的作品,其实就是因为好的作品,一定是传播真善美的,所有正向的、好的方面是大家是容易接受的。但是你看邪恶的东西,你也能感受到,那又有多少人去喜欢这种呢?我们中国一直讲真善美,一个作品可能也反映人的内心,其实你的作品里更多体现这些的话,人人都会喜欢。所以为什么会让以你们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参观劳模馆,了解什么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建立一个明晰的学习之路,那就是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中国名窑技艺考察》课程中和探索未来的道路上,用最虔诚的内心去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03
访谈总结
座谈会上,通过与关军良老师交谈,我们了解到其实在成为劳模之前大家并没有想着因为劳模去做什么,而是不多想,将公家的事儿,当成自己家里的事儿,认真负责,用心完成。他说希望我们青年一代,不要在这个时代“躺平”,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从这些层面上升到国民,多去学习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当做我们的生活,并且是生活的精华,这能让我们更加
幸福,以此迎刃而解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
03
心得感悟
陈芙蓉: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灯塔,照亮了勤奋敬业、勇于创新的光辉道路;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美德。将二者融合,不仅能让工匠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还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表达形式,更加贴近人心。
工匠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他们的奋斗故事激励着每一个人。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越窑”、“青花瓷”等作品,也为工匠精神增添了人文色彩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结合,让工匠精神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共筑美好家园。弘扬“劳模精神”,其实就是对中国“工匠精神”的一种解读方式,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争做时代先锋。让我们在《中国名窑技艺考察》课程中践行这种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郭禹鑫:
《中国名窑技艺考察》课程即将出发,刘训立老师便组织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前导教育,紧扣时代,分析当前学情概况,让我们以参观劳模馆、与劳模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正确的精神引领,我被劳模们所展现出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深深震撼。在展示馆中,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以及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深刻感受到了劳模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劳模精神,即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我从劳模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和精神。他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于学习的精神风貌让我深受鼓舞。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也让我深感敬佩。这些品质和精神不仅是我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我们整个社会所需要倡导和弘扬的。我认为参观劳模精神展示馆不仅是一次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劳模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去践行劳模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白心如:
这次参观劳模馆,我深刻感受到了劳模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厚情感。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去。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还从劳模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他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于学习的精神风貌让我深受鼓舞。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也让我深感敬佩。我会向先辈们学习,将劳模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