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美术学院 75 周年校庆之际,《中国名窑技艺考察》课程全体师生在中国名窑江西景德镇,谨祝西安美术学院生日快乐,再谱华章!
名窑技艺,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承。考察途中,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201022 级陶瓷与玻璃专业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中国名窑技艺考察》座谈会。座谈会以“弘扬劳模精神,研习中国名窑技艺,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新时代工匠精神”为主题,贯彻学院“五名”战略,激发工艺精神,愿《中国名窑技艺考察》课程能为学院的辉煌增添一抹独特的色彩,学子们以劳模为榜样用拼搏与坚持书写艺术之路,在研习中感悟先辈的智慧,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可能,让名窑技艺在这片艺术的沃土里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以此作为对母校华诞的献礼!
座谈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宁勤征先生的发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同学们前行的道路。宁先生在陶瓷艺术领域享誉盛名,凭借几十年的从艺生涯和卓越的技艺,为陶瓷工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到来,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大师的风范和工匠精神的力量。
宁先生深刻阐述了中国传统陶瓷技艺的重要性,特别是名窑技艺的独特价值。他指出,名窑技艺不仅仅是工艺上的传承,更是文化与精神的延续。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名窑辈出,每一个名窑都有其独特的工艺和风格,承载着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这些技艺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通过它们,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匠心精神得以代代相传。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对技艺的执着和对完美的追求。宁先生强调,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技艺的精益求精上,也体现在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中。在他的从艺生涯中,始终坚持对技艺的高标准、严要求,不断追求完美。他认为,只有对技艺执着追求,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精品。同时,他也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在创作中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作品既具有传统的韵味,又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
宁先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如何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他告诉同学们,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但创新并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发展。他以自己的作品为例,讲述了如何在传统的陶瓷工艺中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他鼓励同学们要勇于尝试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和新的设计理念,不断开拓创新,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赵莉书记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培养陶瓷艺术人才。陶瓷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通过研习中国名窑技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与劳模的座谈,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代陶瓷人的共同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紧扣课程主题学好这门课,传承劳模精神、塑造文化自信、构建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为学院建设发展贡献大家的智慧与力量。
最后,西安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刘训立副教授对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嘉宾表示了感谢!对这次《中国名窑技艺考察》的课程主题与核心观念进行了解析,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陶瓷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成就。通过校企合作和社会实践,学生不仅在实践中掌握了传统技艺,也培养了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
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一直致力于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此次座谈会,我们更加坚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陶瓷艺术中的思政元素,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此次座谈会对于我系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魅力。通过宁先生的分享,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激发了大家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另一方面,座谈会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宁先生的事迹和精神融入到课程中,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座谈会上的讨论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从古至今的传承脉络,同时也为未来的创新提供了思路。陶瓷技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代代相传,更要在新时代中,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凝聚工匠精神,弘扬陶瓷文化,我们以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向西安美术学院献礼!